同样是平台化造车 差异为什么这么大
在汽车专业术语中,有一个关键的名词叫做“平台”,很多朋友在买车时也逐渐开始关注有关于平台方面的东西,其实关于平台的内容比较复杂,但是最关键或者说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底盘了,也就是说在一个相对固定或者说成熟的底盘结构上进行再开发,当然同时也就有了一个平台出好多款车型的情况,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认为,两款车共用一个平台,那么这两款车的各项品质也就差不多,奥迪A3和高尔夫七应该差不多,途锐和Q7不相上下,吉利博瑞和沃尔沃S80应该也是一个级别,那么我们只能用这样说:武松和武大郎也是一个娘胎,一个平台出来的,层次能一样吗?那么由此也引申出一个问题,平台一样,为什么价格和级别相差那么大?其实这一点我们在上面已经带到了,那就是所谓的平台只是一个最基础的东西,它相当于一个厂商为了节省成本,从而做出的一个最基础,也是层级最低的框架,如果还不清楚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用目前最常用的一个物件—手机作为例子为大家说明,谷歌的原生安卓系统相当于这个最基础的平台,然后各个厂商在这个原生系统的基础上再开发,即能做出一两万的三星W2017,也能做出两三百块钱的华强北山寨机,从本质上来讲,平台是没有差距的,但是做出来的产品却千差万别,汽车平台更是如此!
那么这就牵扯到到底在平台上加了什么的问题,就像一个花架子,你往上面插什么花,插多少花,插多少钱的花,最终决定了整个花栽的价格和格调,那么汽车平台的再开发也是如此,就以高尔夫7和奥迪A3来说,我们看到MQB模块化平台上衍生出的这两款车,甚至在发动机上用的都是大众的那台EA211发动机,整体的性能差距也不是很大,但是价格却是高尔夫的两倍,为什么,主要还是奥迪在基于MQB平台的再开发时用到了更多的新技术或者说更先进的技术,这一点不难理解,任何一个厂商的最新技术都是从高到低,从豪华品牌向大众化平台逐次下探的,所以几乎是换标的两款车,在价格和定位上的差距就一下显现出来了!
对于同一平台衍生出的众多产品来说,再开发的过程中就牵扯到一个用料的配置的问题,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平台上出来的几款车,厂商甚至需要可以的在用料和配置上拉开差距,从而迎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使得一个平台出来的产品尽可能覆盖不同群体,实现全系列产品的畅销,不至于因为产品的重合度过高,导致内部竞争或者说自相残杀的情况,所以我们也能看出很多产品虽然同一平台出来,但是配置上却相差很大,比如广汽本田的缤智和东风本田的XR-V,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一样的两款车,但是就是在是否配备四驱,一些细节配置上有差异,从而使得价格有了一些不同,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引来了各种形式的对比评测。
当然不得不说的一点,就是基于品牌和定位产生的差异,自然也就有了供货厂商的差异,对于同一个品牌下的豪华品牌和大众化品牌来说,虽说平台一样,乃至核心部件都是一样的,但是价格就是差距很大,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对于同一平台下更更高级的产品来说,所用的部件都是来自世界最一辆供应商的供货商,所以在成本上就要高很多,从而保证高级产品的高级感和可靠性;而对于同一平台下的低端产品来说,当然厂商也希望尽可能用最好的部件,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一台高尔夫7全部用来自奥迪A3、Q3供货商的部件,那么成本就和这两款车一样了,价格自然也就相差不大了,那么请问,谁还买高尔夫7?所以对于同一平台下的低端车来说,控制成本就变成了一个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当然平台通用的最大好处也是节约开发成本,所以在低端车上用的材料和配件相对来说自然也就不如高端车高级。
当然除了配件来源,装配工艺上的差距也决定同平台不同车,豪华品牌产品的品控和大众化品牌就是不一样,所以才会有产能和出货量上的差异,对于很多豪华品牌产品来说,它们更关注在装配中的细节处理,而大众化品牌则更在乎流水线的流畅度和产能提升上。
平台化构架带给车企更多节约成本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尤其是越来越多模块化平台的出现,但是通过上面的讲述,我们也看到,同一平台下出来的产品,本质上是完全不一样的,产品的重合度并不是那么高,所以自然而然,即使是同一平台下出来的产品,也不要指望他们有一样的驾乘感受和可靠性,毕竟平台只是一个架构,产品科技、配置分布、零配件的来源、整车的制造工艺才最终决定产品级别和价格,所以以后朋友也别听那些销售说一款普通车和豪华车一个平台,就贸然下单,车和车真的不一样,一分钱一分货才是最真的道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