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武·闲来常练字
王洪武·闲来常练字作者: 王洪武我书念得不多,字也写得不好。
真正引起我重视写字并努力改变“面貌”的,是源自业余大学程知行老师的榜样作用和悉心教导。
那年,我参加工作不久,便报名上了当时的地级机关业余红专大学文学专修科。给我们上课的,就是程老师。他不仅课讲得好,字也特别漂亮。不论是写在黑板上的粉笔字,还是刻在讲义本上的硬笔字,字字端庄秀美,工稳而不失飘逸,匀称而充溢着灵气。我看了高兴得了不得,惊喜遇到了这样的好老师。后来方知,程老早就是中国书法协会的会员,城里不少人家的店名招牌即出自他手,他的书法作品常在各种展览中展出,名气可不小哩。
程老师常对我们说,写好字,是人的脸面,也是在传承中国文化。
自此,我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同时,特别专心看程老师写字,记住其笔划摆布。日常,又把程老师刻写的讲义当“字帖”,一有空即反复临摹。原来我那既丑又不定形的“王体”,渐渐也有点样儿了。
可惜不久,形势发生了变化。单位有几个原本不学无术、整天靠打打闹闹的小混混,占据了领导岗位。绝呢,这几位“人斜”,写的字也“斜”。人们背后常打趣道:“要得往上爬,做人写字都得斜。”我虽知这是气愤无奈的调侃之语,但多少也影响了自己练字的热情。
心扭曲了,字也写斜了。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好在时间不长,很快拨乱反正。心舒畅了,我写字又回到“程”体。在此基础上,还学了隶书、篆书、美术字,还有什么黑体、宋体、变形体,但对“毛体”更是情有独钟。诸如《七律·长征》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满江红.和郭沫若》中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忆秦娥·娄山关》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清平乐·六盘山》中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一次次练习,一次次感悟,毛主席那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气魄和浪漫的情怀,给了我积极向上的无比力量;那刚劲潇洒、巧夺天工的书法艺术,亦成了我最实用的写字蓝本。
如今,我在电脑写作之余,还常常铺开旧报纸,毛笔也好,硬笔也罢,看着字帖,潇潇洒洒练练字。或者,提着水笔,走出家门,大地作纸,尽情挥泼。兴趣来了,不惜用宣纸规规矩矩的写上几幅。自以为写得不错的,就晒上手机微信,得瑟得瑟。自然,也能收到不少翘拇指的图案,几个远地的朋友还特地留言,夸我写的字“真有意思呢”。
呵呵,说“意思”,常人练字,未必个个能成为书法家。但做为一个中国人,把中国字写写好,确实是有“意思”的。无论是在职,还是已退休,闲来练练字,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快乐,一种劳逸的调节,一种才艺的累积、心灵的放飞。对缓解肩颈疼痛、促进身心健康,亦是很有“意思”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