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剑 发表于 2016-3-29 09:25:45

高唱和谐社会新交响

高唱和谐社会新交响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号召,这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基本原则,可以这么说,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全面和谐。作为江苏省群众文化领域里的龙头单位——江苏省文化馆,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先进文化,千方百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要求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从2006年初开始,江苏省文化馆为了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就精心策划了以和谐为主题,欢乐在农村的系列文化演出活动,其中,送先进文化到农村成了全年的主打项目,为了保证这一活动的顺利进行,他们先从工作定位抓起,因为文化馆的工作就是抓普及,抓落实,只有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普及,才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他们把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当前农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紧紧结合在一起,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欢迎。    首先他们从创意做起,因为,现在农民群众的生活,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从总体意义上来说,他们和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是同步的,尽管从物质生活的角度来说,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之间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但从精神层面的追求上来说,他们和所有的城里人是一样的,甚至需求更为迫切,同时,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以及网络的出现,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的“老三样”(快板、戏曲、表演唱)早就不再吸引他们的眼球,尽管如此,现在很多的文艺作品却抛开了农民群众这一强大的欣赏主体,胡编乱造一些东西,使得很多作品远离他们的生活,让农民群众很不满意。一方面是农民群众不满意,一方面我们又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只有填补了这一空白,才能真正达到送先进文化到农村的目的。    认识到了这一点,江苏省文化馆就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他们在自己创作新作品的同时,还充分调动基层文化馆、站的力量,有针对性的拿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作品,象获得全国相声比赛一等奖的《永远是朋友》、获全国“群星奖”的小丹剧《称婆婆》、获得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的小品《宠物奇缘》、《女儿买车了》等,这样,既调动了全省群文工作者投身“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江苏”的积极性,又为基层搞好“送先进文化”树立了样板,仅2007年就为农民群众们演出了52场,观众高达30万人。与此同时,他们还改“送戏下乡”为“送戏回家”,实实在在地拿农民群众当朋友,当一家人,这一创新的理念,在老百姓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农民们说,电视上很多节目我们根本就看不懂,不像你们这个到嘴到肚,完全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作为省一级的文化馆,能充分调动各方艺术资源,为农民兄弟度身打造一台艺术产品,这在全国范围内还是第一次。

    在活动中,江苏省文化馆充分考虑到这一活动开展的影响和意义,在人员紧,经费少,场次多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保证了这一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还根据不同的演出需要,不断的调整演出方案,既有歌舞、曲艺、小品、戏曲同台的综合晚会,又有只有几个人的戏曲、曲艺专场,但都能保证整场演出内容丰富、气氛热烈,演员们说农民身边的事、演农民熟悉的人,台上台下欢声笑语,演员观众连成一片。和谐热烈的场面充分体现了群众文化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交融。也让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观看这样的演出,充分感受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关心和体贴。    江苏省文化馆送文化下基层,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切合实际,讲究实效。过去一些单位在组织这些活动时,往往是为了配合中心,配合宣传,配合领导,基本都是大兵团作战,搞的全是人海战术,这样不仅投入大,场次少,受到的效果也很小,老百姓也就是看个热闹。但江苏省文化馆总结了以往的经验,以小队伍、轻骑兵出阵,演出地点也多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为主,除了抓好节目质量以外,基本属于轻装上阵,这样既给自己节省了开支,又不会给基层带来麻烦。为了更好服务于基层,馆里特意新添置了地毯,汽模等舞台设施,充分保证了演出效果,增添了演出的喜庆氛围,在任务重,场次多的情况下,新老同志团结一致,克服一切困难,保障了各场演出能顺利进行。当演出队伍来到六合时,当地群众自发排队迎接他们的到来,演出过程中,大家又鼓掌又叫好,有的忘记了回家做饭,有点甚至放下了手里的生意,一位卖菜的老大妈高兴的地说:还是在多年以前看过这样的演出,今天就像过节一样,她还热情的拉着演员的手说,希望你们常来。演员们也激动的表示,一定常回家看看。这些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既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的享受到了文化的乐趣,又让文化工作者本身感受到从业的光荣和自豪。    2006年以来,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扬子晚报、中国《曲艺》杂志、南京日报、江苏卫视等众多媒体都对江苏省文化馆送戏下乡的活动给予了多次报道,为省文化馆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通过坚持不断的送戏下基层,江苏省文化馆已决定把此项活动作为特色长期开展下来,争取既能形成品牌效益,又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真正在全省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起到了倡导和示范的作用,为“建设文化江苏、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省文化馆在这方面的不断努力,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07年春节前后,江苏省文化厅特意把“文化三下乡”的任务首次交给了省文化馆来承办,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演出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淮安当地的一位老大爷生动地说,那年“心连心”艺术团来我们这儿都没你们好,你们直接就把节目送到我们家门口了,他们在市里演,我们想看都看不到。元月七号的下午,在涟水南禄乡演出时,大概是老天爷为了考验演员们的毅力,天空中飘起了蒙蒙细雨,看着热情的父老乡亲们,演员们很快的投入到了演出状态中,尽管风雨交加,大家演出得却格外认真,当歌唱演员储云霞冒雨来到观众席的时候,观众们又是献花,又是主动的为她打伞,充分体现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和老百姓之间的亲情和友谊。由于雨下得太大,最后只有在观众热烈的掌声当中提前结束了演出,但没上场的演员全都站在风雨中,一直送完现场的观众才回到车上,场面非常感人。当地一位老大爷生动地说,那年“心连心”艺术团来我们这儿都没你们好,你们直接就把节目送到我们家门口了,他们在市里演,我们想看都看不到。当看到舞蹈队的女演员们,不管刮风还是下雨,都穿着非常单薄的演出服时,老百姓盛赞说:这些演员真是太认真、太敬业了。连续几天的演出,不仅给老区的人民带来了欢乐,也让广大的演职人员感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情,用省文化馆负责同志的话说:在这个队伍中,无论是老演员,还是年轻演员,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大家都是在用真心、真情、真意去做好每一场演出的。因为我们只有不断的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广大的人民群众。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建设文化江苏、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从2007年开始,江苏省文化馆为了扩大送先进文化到农村的成果,又精心策划、组织了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歌曲征集活动,不仅要让第一线的农民用自己最深切的感受,来自编自唱,自己赞美自己的家乡,同时还根据基层农民的实际需要,把一些优秀作品编印成册,送给农民群众,同时还将精心加工部分作品,搬上舞台,制作成光盘,艺术地反馈给农民群众,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充分享受到文化的权益。    我们相信,有江苏省文化馆这种长期为农民服务的战略思想和实际行动,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之歌一定会唱得更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唱和谐社会新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