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9088|回复: 0

[和悦读书] 咬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6 10: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咬秋
王登佐
8月7日,农历六月十八,迎来今年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这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这一天,讲究“咬秋”。就是在立秋这天,买回一个西瓜回来吃吃,为了这一年里“不生疙瘩,不害疮”,也有一说是此后的日子里不会拉肚子。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立秋了,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过去的日子里,没有空调、冰箱,酷暑难耐,寝食难安,不少人会“疰夏”,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
古代立秋分为三候:“初候凉风至”,立秋后,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候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时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候寒蝉鸣”,这时候的蝉,感觉到阴气上升,太阳光已成强弩之末,一日不如一日,因而鸣叫得更加响亮、凄切。
当天早起,无论长幼各饮井华水一杯。在太阳未升时,采摘楸叶熬膏,名叫楸叶膏,以备擦疮疡。妇女儿童,把楸叶剪成花佩戴。吃西瓜以迎接秋天的凉爽之气。玩石锁、千斤担,进行举重比赛。耕耘已经完毕的,遍插五色纸旗,防除田间害虫。
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所以在立秋后,民间流行“贴秋膘”。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在古代,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疰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秋天要“贴秋膘”,吃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当然,现代人基本不会因为营养不良而掉‘膘’,反而不少人因为身上的‘膘’太多而苦恼,所以‘贴秋膘’已经演化为秋季进补的代名词。
除了“贴秋膘”,在立秋之季,盐城还特有“摸秋”的习俗。秋天是瓜果成熟的季节,立秋之夜,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相传元末,盐城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参加起义队伍的将士都是农民出身,他们饱受元军之苦,对兵扰深恶痛绝。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一天这支起义军到了串场河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少数战士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帅发觉,天明便准备将那几个治罪。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为发开脱战士的过错,有一老者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那天正好是立秋节,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此俗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如今不能作为偷窃的借口。
“立罢秋,凉飕飕。”节气的灵验在立秋这天表现得特别明显。如果用心,你会发现立秋当天,不论白天多么酷热,夜晚的风必定带着一丝凉意。从此以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进入自然时序的另一个境界。不过,此时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炎热中,还没有出伏,这种“秋夹伏”的现象被人们戏称为“秋老虎”,民间有“秋后一伏热死人”的说法。
王登佐 ,男,汉族,1971年6月出生,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1990年8月参加工作。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专家库成员,盐城市地名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盐都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民俗学者,副研究馆员,盐都区图书馆馆长兼书记。出版专著2部,参编5部,发表(含获奖)论文100多篇,主持的10多项省市级课题立项结项获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