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585|回复: 0

[和悦读书] 许正和·雨中七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8 14: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许正和·雨中七宝
作者: 许正和  

  在上海小住,想看一看郊外的古镇,于是七宝进入了我的眼球。入秋的雨虽然有点儿缠绵,然而,我却偏是喜欢。

  那座古色古香的三开间牌坊,大约能算七宝老街的标志了吧!南立面的匾额上有“北宋遗存”四个字,两侧的联语则为“长街还带宋时雨,小巷犹听大明钟”。雨丝如线,从牌坊的屋檐上一根根垂向地面,颇能触发游人思古之幽情。估量“大明钟”一时半会是听不到的了,这雨,真的还是“宋时雨”吗?侧耳细听——三层的钟楼前,一位女导游正在解说:“七宝的历史,其实还可追溯到北宋之前……晋代文学家陆机兄弟的后代在此建立陆宝庵”,“至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给陆宝庵赐名‘七宝教寺’,才使得寺庙的名声越来越大,于是‘居民繁庶,商贾骈集,文儒辈出’,七宝集镇逐渐形成。”——我听得入神,也多少拂去了心中的疑惑。

  一条清澈的小河——蒲汇塘,将七宝古镇分成了南北两半。我们由钟楼西侧的一座亭台向南,只见游客摩肩接踵,将那3米来宽的街巷塞得满满当当。两侧的临街建筑大多是一些两层小楼,使得街巷更显逼仄。各式招牌、灯笼、酒旗令人眼花缭乱。北大街以卖古玩、字画、旅游工艺品为主,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的手摇式电唱机,有各种稀奇古怪的老式火柴的专卖店,甚至还有刷上大红油漆的木制马桶。由马桶,我自然想到了上海的石库门和苏州“尽枕河”的“人家”,马桶似乎属于那些地方所在。只是弄不清,这样的物件在今天还会有什么样的人来购买。南大街则清一色是各式小吃,最为抢眼的,据说是驰名的七宝鱼头王、龙袍蟹黄汤包,还有名目繁多的糯米糕团、细如发丝的龙须糖、牛肉牛杂碎和各式烧烤等。食品和老旧器物一样,同样承载着历史,却不会有落伍之嫌——这从现代游客的欣喜眼神和牵动的嘴角就可以轻易看出。

  我在“老行当”景点流连,银匠铺、铜匠铺、铁匠铺、木匠铺、裁缝铺、制称坊,甚至棺材铺等一应俱全。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蜡像人物,还有不知从哪儿搜集来的各式古旧器物,我沉浸在久远的记忆和遐想中。“周氏微雕馆”里,陈设了琳琅满目的金文汉碑、红楼主题石刻、石壶石雕等系列作品,制作之巧,工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在北西街的张充仁纪念馆,我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脸红——初听张充仁之名,以为是兰心蕙质的张充和的本族兄弟。不想张充仁自成一家,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成了享誉世界的雕塑大家。飞檐雕棂下,一件件艺术品虽然不会发出任何声音,却自有一种震摄人心的力量。

  中午时分,我在镇子中心的七宝塘桥上逗留。这座始建于明正德13年的石桥,携手两侧的康乐桥和安平桥横跨在蒲汇塘上,更使得老街古风盎然。雨水,将七宝塘桥的桥面冲洗得十分干净。我干脆打起了赤脚,让自己的脚掌直接贴在了桥面的一块块青石上。似乎如此做了,也算是踩上了宋人的步履、明人的足迹。清澈的河面上,不时有游船经过,游客自然是兴奋的,而身穿青花布衫的船娘脸上传送的,则是超越尘世的悠然。之于她们,雨是一种上佳的映衬,没了雨,便缺了情调少了味。小船经过的水路上,亭台楼阁的倒影被一时搅乱,却又很快恢复了平静。河面近岸处有一丛丛绿色植物,极像陆地小路边的一块块绿色菜畦。其中有睡莲,还有不为我识得的水生植物。我注意到其中的一朵朵小花,或红,或黄,或橙,在初秋的风雨中,格外惹人怜爱。朝东远眺,我看到了七宝教寺的古塔,仿佛看到吴越王钱镠的爱妃正款款走来,将一册自己用数年时间专心写就的金字莲花经赠予寺中的方丈。因为雨,我不打算再走近那座宝刹了,也生怕搅了那美好的景致!

  七宝当然属于“江南小镇”的范畴,奇怪的是,人们在谈及江南小镇这个话题时却似乎忘记了七宝(以及朱家角、新场等)。是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浓荫将之遮掩得太多?还是因为五洋杂处的冲击,使得这座小镇出现了和周庄、同里、南浔等不同的一些况味呢?说不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