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孟海鹰·别让老人失去存在感作者: 孟海鹰
养老无论走哪条路,老人的感情需求都不能缺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是需求,也是目标。
有位老同事一双儿女皆在国外生活,老两口去帮他们带大了四个孩子。回国后,进了养老院,又患上老年痴呆。
老龄社会悄然而至,身边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且不说养老的经济压力问题,如何实现老人身边“有人”,在人员快速流动的今天,更是一个大问题。
有人算了笔账,如果跟爸妈住一起,除去应酬、上班、睡觉等时间,平均每天陪伴4小时,一年有1460小时。在异地工作,如果只有过年7天回家,除去路上和应酬时间,一年的陪伴只有24小时。
有的家庭子女多,但最怕病患。笔者的姥姥今年96岁了,从92岁开始老年痴呆,需要各种繁杂的护理,上厕所一天许多次,去过后没几分钟忘记了又要去。多亏有8个孩子,一家一个月。到谁家,谁家还得雇保姆。即便这样,儿女都得瘦几斤。
而少子女甚至独生子女家庭,就只能靠模式创新了。预先找好养老院、社区就近养老、考虑托老所、抵押地产养老、医养结合,乃至畅想社会化机构上门服务、跟着儿女走开辟第二职业、找志同道合好朋友一起雇工养老……步入中年的人们讨论起养老问题,都是脑洞大开。
年富力强的我们,思考这个问题还比较理性。但想想老之将至,热热闹闹讨论中也难掩对生命脆弱与无力的隐隐忧惧。无论用哪种方式,对于未来,不确定感远大于确定感。“如果现在都没有思考好准备好,到时可能自己也不知道老到什么时候,连这份能耐与思维都没有了。”
各国的养老问题都是大问题,中国的养老更具自身特色——重感情、重亲情。客观地说,在现在家庭的倒金字塔结构下,让子女做到传统意义上的陪伴是非常难的,老人也并不奢求那样。未来老人更现实的需求,其实是实现在家庭乃至社会中的存在感。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是需求,也是目标。中国的老人,比起吃饱穿暖,图的更是一份要强要面。看过一个小故事,有一家人每天特意留几个盘子让老人刷,就是让老人有存在感。能够让老人自愿发挥余热、凡事老人能出谋划策,这样的家庭养老幸福指数比较高。
哲人说,“相信我,老朽并不是因为年老而容易发生的,而是以往懒惰和愚蠢的无聊时光的报应……我赞许有某种青年特点的老年人。”在采访中,总能深深印证这句哲理。吉林长春市宽城区老党员、86岁的杜静英奶奶,半个世纪以来义务培训4万多名学生,每天感觉自己年轻又快乐;老军人葛长江,以80高龄捡破烂,供贫困孩子念书;辽源市龙山区将当地“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劳模、老专家)组织起来,建设成为关爱未成年人的一支最有力的队伍。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市场越来越成熟,养老服务这片巨大的蓝海一定能衍生出比今天更新的养老方案。而对于现在来说,更多的需要反求诸己,让身边的父母,让未来的自己,都有一份属于老年人的存在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