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6234|回复: 0

[随笔] 多年以后,散文还是这样的散文

[复制链接]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16-10-22 10: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多年以后,散文还是这样的散文   


      在一个论坛,多年以后,还是这样的散文,是多么可怕!


      在散文之乡里,时至今日,还没有找到故乡的感觉

      在北京那次聚会,我和 丛治辰见过面,连头都没有点,没有点头之交。他最近在《文艺报》写到:
      
       我们已经读惯了那些没有难度的散文。它们那么光滑,那么亲切,那么体贴,用一种看上去和日常语言没有太大差别的语法,向我们袒露心扉,追怀往 事,陈述事实,或者讲述那些我们平时不会关注的知识:历史掌故、文化趣味、名人隐私……让我们读完之后感觉又对这世界多了一些了解,于是非常容易地满足 了。最多,它们的修辞更花哨或更隽永些,有时甚至是那种显然经过刻意锤炼的平实自然。由于它们那么缺乏难度,以至于我们很难对它们怀有敬意:既然这些文字 似乎我们也写得出来,那么为什么值得尊敬?于是散文越来越被视为一种缺乏文学性的文体,适合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或杂志版面的填充物,可以被我们随便地拿起 来,再随便地丢掉。

       当然,论坛也有好的文字,比如画村与幽蓝,他们深邃的文字,能在星辰不在时发出星辰之光。

       对新生散文,非传统散文,我与论坛一些人展开争论,最后,我变成失败者而去。

       品位高者寒心离去,文学的高处是落寞的,从伟大作家的群雕里的眼神,可以看出。不举例了。

       对散文的定位也是模糊而自以为是,大大降低散文的高雅。

      我对格致、杨永康、周晓枫、祝勇等以及诗人身份的张锐锋、庞培、于坚、钟鸣等人开始了他们对散文文体的自觉探索产生浓厚兴趣,并且也作了东施效颦的尝试。却在围攻里。

      我们总是喜欢历史,只有历史是光荣的。

      作为在论坛,在散文之乡里,谁能扛起大旗,引领我们在中国散文高地上冲锋陷阵?

      论坛,要办十周年纪念了,我觉得是好事情。方向是好的。作为写过散文的会员,我可以反思,我能反思吗?!

      十年以后,我们还是读着地方报纸容易发表的散文吗?数量是要有的,质量也要上台阶啊!

      有台风带来意外的雨还在下。

      上面提到作家,有见过,也有私交。杨永康算一个,没有见面。一个西北的外省人,与我同样远离省城。最近的长篇散文《惊喜记》在《十月》发表,被《散文》海外版等转载,《文艺报》与《中华读书报》专版评论,当时在左岸文化散文版,还有几位这样的作家,像现在苏州的葛芳,以前散文写的很好,现在小说写的很好。我写这些,只能加深我当时的判断,至今以为没有错。另外,对名次的争议,我也一直顽固的,有高下之分。再举一例:汉语长篇小说中,《红楼梦》为最高,就是将来也难以企及。有些人老用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说来降低自己对文学阅读与写作的要求,不思进取,进行有难度的写作,睁眼看本地报纸有没有发表自己的大作,以在本地重复刊登为荣。以一稿多投多谋笔稿费而沾沾自喜。这样做成为惯性,十年以后,你写的散文还是这样的散文,我读的还是这样的散文。十年后,不挑剔。因为,我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在炉火旁打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