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鸡汤倒掉之后,碗里该放什么 霍源江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被“请喝下这碗鸡汤”所裹挟。
不少人批评心灵鸡汤,可仍有人去喝,于是就有人去做,我能想象到人们对成为心灵鸡汤原型的渴望,恨不得把字典里“完美”“成功”等词的定义改成他们的名字,那多么诱人啊。读者和作者一拍即合,乐于看到了某名人或者某西方大学被拉出来,以其名义灌输的人生经验启示录,或者发财捞金的忠告谈。事实上,连这些名人和学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被不幸砸中的。马云也认为,很多书的作者都没有采访过他,但就能写出这样的书,觉得很奇怪。
心灵鸡汤有各种口味,刚才是世俗版的,这还有不那么世俗的。落魄的才子遇到白富美的眷顾,一上来就被爱得狂风暴雨,一塌糊涂;刚才还是一口脏话的小混混,到了爱人面前突然就纯情起来,要有人敢欺负她,立马成了超人;大学分手季,双方也跟潮流各奔东西,然而一位英雄主义的母亲杀出来,默默地为儿子找回儿媳妇,延续了古典爱情的诗意……这些是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以下简称《从你》)里的“核心”事件。情节跳跃,结构简单,还有人物类型化的嫌疑。
而另一本有心灵鸡汤嫌疑的读物——这么近那么远的《我知道你没那么坚强》(以下简称《我知道》),在后记里介绍说:“这本书的故事,都是真的。”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他认识的姑娘们,有儿时的玩伴,有率性的都市人,有对家乡的回忆,也有自己的亲人,一不小心让人以为是写《乖,摸摸头》的大冰又出了新书,二者在结构和人物设定上像极了,就连抒情方式也那么接近,先来一段略带文采的抒情,写一段哲理格言,然后切入正题。人物莫不是从小就家境凄惨,就是个性孤独;不是出身普通,就是后天罹难,但无一例外要乐观坚强,打拼出一番天下……俨然一册 《都市奋斗史》《新男女故事传》。无疑,这类书火到爆。畅销与杰作没有绝对联系,但畅销常和钱藕断丝连。庞大的市场销售量和居高不下的代表作以及好评在炫耀着一个事实:这种写法很抓人,很赚钱。这么一闹,心灵鸡汤又好像很有价值,图书市场好像也跟着很繁华,真是这样吗?有人说,不是的,于是倒掉了鸡汤,但接下来碗里该放什么?
我想,心灵鸡汤固然鲜美甜腻,但喝多了也会厌倦,患上审美疲劳,而之所以它有市场,销量大,原因在于对读者的打击面大,不论学历高低,识字多少,人皆可手持一本。彼此见了竞相炫耀,千万可不能落伍。加上作者采用流行元素作为配料,赋予读者极强的自我代入感。上学的学生大多没多少钱,还爱讲义气,一碗方便面愣是你推我让,吃出人间真情;不是穷小子遇到仙女,就是奇葩也有人爱,这是《从你》的写法。渴望爱情的学生、情感脆弱的都市人和抗议物质腐蚀爱情的红尘中人,看到这些马上找到了知己,太符合大家的期待了。《我知道》则不是这样,外面狂风暴雨,心里心如止水,多大的坎儿也能笑着过去;工作干久了,累了烦了,从一天的模式化工作中能望见人生终点,这不行,得换个新鲜岗位,这就叫青春,这就是不枉此生。
必须承认,它是有存在根基的。被一天的工作折磨得半死不活的上班族,或者痴迷于爱情小故事、为作文发愁的学生,抑或为了寻找成功找捷径,寻安慰的失意青年,如果要在一本心灵鸡汤和一本艰深的哲学著作之间做一选择,会选谁呢?选择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吧。人们需要的是休闲,是轻松,是隔靴搔痒和短暂的快慰,跟韩剧餍足心灵漏洞的效用没多大差别。读者不用去玩命思考和反思什么,也不需要多大的心理情感投入,不过,笑容和眼泪还有笔记本,偶尔还要用一用。
这么看来,心灵鸡汤还是没什么大罪过。相反,它排解郁闷,舒缓压力,鼓励远行,描画了一个审美乌托邦。如果罄竹难书,那么老前辈《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等之类的格言书是不是也有连带危险?“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古代的鸡汤是这样做的,到了现在,成了“我宁静,是为了让思想活跃/我活泼,是为了让精神宁静。”前一句出自古代的《菜根谭》,后一句来自汪国真,历史研究者吴钩如此比较。《小窗幽记》里说:“烦恼场空,身住清凉世界;营求念绝,心归自在乾坤。也不难读出:自个呆着挺好的,千万别招惹事儿,以免惹上麻烦,不清凉了。”但从来如此,恐怕不是其开脱的理由。事实上,古代的鸡汤在炼字和韵味上,还带着儒释道文化的气韵,很带劲儿,但脱离了现实背景也易流于虚空。
一碗鸡汤也好,一锅鸡汤也罢,不足为惧,但可怕的是以为天下之美尽在此,所有汤都成了鸡汤。声无一听,物无一文,心灵鸡汤的道理亮亮堂堂,没有错,错误的恐怕是夺七彩为一色,以变化为静止。一种人生千种读法,他却为了炮制心灵鸡汤,把他可见的,不可见的经历和思考归结为一味药,以为可以包治百病。倘若想修身养性,倒不如去读读梁启超的《德育鉴》,同样讲道理,不仅告诉人们其然,还讲解其所以然,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图书市场的模仿和雷同倾向,独立思考和审美多样化的缺席等现象是一时风气,还是长久之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