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6587|回复: 0

[育儿心经] 儿童教育中的“怪圈”,被忽视的症结

[复制链接]

新手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9-10-20 14: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教育问题被无数专家“唠”了千百遍,家长们自己也看了无数篇鸡汤文、学术文,可仍有许多怪圈跳不出来。究其原因,在教育中出问题的往往是一些细节,以及人性中无可避免的缺陷。今天我们会揭露一些被忽视的问题,也希望家长们能够尽量避免这些问题。

问题一:教孩子打人、骂人
这句话乍一看许多家长都会摇头,表示自己绝对没有这样教过孩子,可是我们却常常看到家人或者朋友,拿着孩子的小手,一边挥向其他人一边喜滋滋的说着:“打他,打他!”或者教牙牙学语的孩子用粗俗的话说别人。

许多人心里想的是:“逗孩子玩嘛,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

真的不懂嘛?如果孩子仅仅因为年龄小就什么都不会学,那么家长报早教班,给孩子看认知的书籍,教孩子说话走路岂不是都没有意义了?真是因为会学,会吸收,这样的行为才真正危险,因为幼儿时期的孩子是不会选择性学习的,无论好的坏的,照单全收,一旦孩子身边的人有不适当的行为,孩子们是无法辨别好坏只会被其影响。



问题二:这书挺好的,但是孩子看不懂
孩子的智商和理解能力或许低于成年人,但不代表他只能需求劣于成年人的文学作品。好书就要给孩子,这是教育中最基本的认知啊!家长们也无需操心这些问题,“童书”的意义就在于是为了孩子创作的,要让孩子逐渐理解。

我们看书,无论是科普还是绘本,都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将不懂化为懂,可因为“现在看不懂”就不允许孩子去了解,去学习,只让他看懂的的东西,那与原地踏步有什么区别?家长们千方百计的阻碍孩子阅读那些优秀的,有内涵的书本,又是为了什么?



问题三:自以为是
这里的自以为是并不指家长对于自己的认知,而是家长对于孩子的认知。相信许多人都听过一句话“你很聪明,就是不努力。”小时候我们真的以为自己很聪明,长大后才知道只是长辈鼓励的一种方式。

而最可怕的是,家长们自己相信了这句话,打从心底就是觉得孩子很聪明,比一般孩子要聪明,然后责怪老师不能“开启”孩子的天赋,甚至责怪自己找不到一个针对聪明孩子的教育方法。

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只会觉得自己很“聪明”,天赋上就比别人优秀,不必太过于努力。

与其不断的催眠自己和孩子相信他的“聪明”,不如坦然承认平凡,然后靠着自身的努力和认真获得成绩。



问题四:爱面子胜过爱孩子
和亲戚朋友在一起,自己孩子被别人家的孩子打哭了,家长不以为然的说:“别哭了,人家跟你玩呢,没事没事不用道歉,没事,小孩子闹呢没关系。”

别人家的孩子喜欢自己孩子的东西,“给给给,拿走吧,送你了,别客气没多少钱嘛。”

诸如此类的事情是否在你身上发生过呢?这个问题牵涉到另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把孩子当做私有物品?”显然这样不顾孩子感受,牺牲孩子去做人情的行为,无疑是把孩子当做一件“物品”,为自己目的服务的物品,而这样的行为却会导致孩子对家长日益不信任,疏离,甚至磨灭不掉的阴影。无论是大人或者孩子,谁都不会把“被当成一个物品”这件事轻易释怀。


上述的问题,写在文章中似乎非常不合情理,但是放在生活中却让人觉得习以为常,家长们不要只重视孩子大方向的教育路线,却在生活中的细节上伤害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