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们欣赏到的草书轴(见文右附图),是胡公石1980年所书。
胡公石这件草书轴,所书写的内容是唐代钱起的《衔鱼翠鸟》:“有意莲叶问,瞥然下高树。擘波得潜鱼,一点翠光去。”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翠鸟衔鱼的田园美景。胡公石以遒劲的点画和摇曳生姿的汉字书法造型,演绎了诗人寄兴池塘鸟影的情怀。这件作品,通篇笔调娴熟,气息连贯,结体婉转,婀娜多姿。此作线条浑圆,刚柔相济,使转自如,出入不留痕迹,纯任自然,具有大家风范。实际上,胡公石的草书是熔章草、今草、狂草于一炉的,试图体现一种豪迈、简约、浑厚、旷达的意象。他追随并效法于右任,崇尚道法自然、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思想,并力图使这种想法化做书法神韵,寓于书法之中,从而在书法中找到“自我”。不难看出,他的这件草书作品已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这方面的信息。
胡公石自幼爱好书法,起初临习钟繇《贺捷表》、《宣示表》和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楷书等,继习汉碑,并广涉篆、隶、行诸名帖。胡公石临帖广泛,善于从众多的碑帖中吸取营养,这样的方式对他的影响是极具意义的。正如康有为所言:“若所见博,所临多,熟古今之体变,通源流之分合,尽得于目,尽存于心,尽应于手,如蜂采花,酝酿久之,变化纵横,自有成效。”草书看似流转快捷,笔画简约,实则自有规矩,自成法度;如果不讲法度,信笔为体,聚墨成形,则必将走入“神仙不识”的误区。胡公石精于行草书,并以行草驰名。他的草书是讲究法度的。他坚守“标准草书”的规范,取法于右任,参合章草笔意,法度严谨,劲妍相济,将浑厚与洒脱并收腕底,于雄浑凝练中见流丽,有“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的境界。
胡公石(1912-1997),江苏盐城鞍湖人。他自幼爱好书法,1935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他大学毕业师从于右任,成为于右任的入室弟子,亲临教诲,览群书,精勤临池,日夜不懈,历时达13年之久,从而使学养大增,书艺深得于右任笔墨形神,并加入于右任创办的“标准草书学社”,从事草书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在草书研究方面,胡公石继承和发展了于右任所创导的草书标准化、规范化事业。他与“标准草书学社”同仁致力于“标准草书”的研究和推广,在纷纭繁杂的历代草书中,梳理制定出一个较为严格的统一标准,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编著出版了《标准草书千字文》、《标准草书字汇》等,为进一步完善标准草书体系做出了贡献。胡公石生前历任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宁夏书画院院长、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宁夏分会名誉主席、宁夏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