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席慕蓉的眼里,“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是诗人余光中《乡愁》的表达。
而我的乡愁,则是距离生命诞生圣地不远的一个地方。
一条叫朱沥沟的河流,将其分隔为一南一北。饶有趣味的是,北边的称之为“秦南”,而南边的却叫她“北蒋”。
这么多年来,就是这个叫北蒋的地方,不管人在哪儿,或是身在何处,总在思念,始终牵挂。
她,足以安放自己的灵魂。她不是《诗经》里的河之洲,不是杜甫诗里的茅屋,也不是陶渊明诗里的田园。
她既充满苦难,又充满辉煌。
“红色DNA”根植于合陇圩堤内外,浸润于生活在这里一代又一代人的骨髓里,血液中……
终于有一天,应朋友的再三相约,坐上了一辆公交,朝着朱沥沟河畔的目的地,飞驰而去。
这是一种被召唤的感觉。一路绵绵细雨,雨水一丝丝从车窗的玻璃上流下,模糊了我的视线。坐在公交上的我,心里隐隐的,有种莫名的痛。不再忍受这样沉重的压抑,索性打开车窗,让雨随着风星星点点地飘进来。湿漉漉的大地一片葱茏,经过雨水的洗刷显得格外鲜亮。金黄色的麦田,整块整块地从车窗前闪过。
万籁俱寂啊!安静得连落下的雨点,也没有一丁点的响声。你若不是知道那段的历史,怎么能体会硝烟弥漫,这里曾经发生过血与火的战斗。
二
这片土地,面积虽然只有20多平方公里,但同样是那场气壮山河经历了八年“抗战”的一部分,同样是消灭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若干个大小战场的其中之一,盐阜地区的抗日军民,把她骄傲地称之为“合陇前哨”。
她的东边,有一条南北流向的河,叫“东涡河”。由西南向东北流过来的河,叫“朱沥沟”。两条河,在一个叫“泾口”的地方合陇并汇入蟒蛇河。合陇圩,由此而得名。抗日战争形势最紧张期间,这里曾经是盐城县委的所在地。盐城全县一百多个大小据点,“梅花桩式”布局在合陇圩的周围。而唯独合陇圩“老八区”,后来分县叫“五区”,因为有河与圩的阻碍,地理形势对我有利,加上活跃在这里的几支抗日武装的相互策应,敌人无法布点,故又称“合陇国”。
“合陇国”,让日寇闻风丧胆。白天,他们纠结几股人马到这里“扫荡”,但天黑之前又都龟缩到各个据点里边去。敌人深入,军民们在血泊中冲锋;敌人退去,就是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机动灵活打击敌人的最佳时机。翻开了这本抗日斗争的“群英谱”,“张前奎雨夜送急信”“冯玉波虎穴摸敌情”“应炳生活捉敌哨兵”“江云才施计杀敌”“卢栋智擒日寇少尉松川荣男”“威震合陇前哨的三河乡民兵中队”“朱华发献计藏粮”“江广才瞒着亲人去参军”“吕步兴拆庙打坝阻敌人”“蔡秀服侍伤员似亲人”“龚翠香带头做军鞋”等等,像抗战大片一样,全景色展现中华民族英勇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光辉历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展现了中国人民对此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
敌人一直把这片抗日根据地视为眼中钉,1942年11月7日,纠结了龙冈、秦南仓、吴葛寺三个据点100多个日、伪军同时出发,对我“五区”进行“清剿”。原先对日寇的扫荡就有思想准备:一是在主要河道筑坝,日本鬼子的汽艇进不来;二是白天民兵武装人员和青壮年都隐蔽起来,保存力量;三是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留少数骨干组织群众转移。然而,这一次却事发突然,中午时分,村里的一部分老人、妇女、小孩和残疾人未及转移,三股敌人就同时向盛家滩猛扑过来。找不到人挖开河坝,就毒打那些老人、妇女和小孩,连双目失明的瞎子也不放过。他们到各家各户翻箱倒柜,抢劫钱财时,翻出一面锦旗和一把大刀,就兽性大发,将汽油浇在了找来的扫帚、草把上,分头点燃房屋、猪舍、草垛。霎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整个盛家滩变成了一片火海。屋架燃烧爆裂的噼啪声,妇女、小孩的嚎哭声,被火烧的鸡鸭牛羊的嘶叫声,混成一片……到傍晚五点多钟,一个有56户人家的村庄,被化为灰烬。
泪水在眼眶中回旋,浩气却荡然于胸。盛家滩这次劫难共烧毁民房250多间,抢走粮食600多担,钱财、犁耙农具、牛羊家禽等近乎被抢劫一空,奸杀妇女两人,遭受毒打的群众20多人。日寇的暴行激发了“合陇圩”军民同仇敌忾打击侵略者的斗志和决心。为配合全国抗日的主战场,配合新四军“盐阜反‘扫荡’”,以“敌退我进、敌疲我打”的方式,深入展开游击战。以“贾家伙奇袭战”这一战为例,消灭日、伪军几十人,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
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小伙子,在这里工作生活了整十年。
那些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在接待外来的客人时,常常是如数家珍。之后,尽管离开了这片热土,但在长达几十年的岁月里,正是这些在别人听了觉得可能并不奇崛的寻常故事,正是这些飘落在岁月风尘中的历史散叶和历经时间淘洗总不磨损的民间记忆,一直以来,在我的脑海里总会燃烧起炽热的意绪,总会在我的胸间涌动强烈的难以遏制的感动。
下午返回,雨下得更猛烈了。街道党政办的同志坚持要用车送我一下。说,顺便可以让我去新的工业园区转一转。
改革开放以来,这个下辖童成、卢村2个行政村和远景、厉民2个居委会共17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2.75平方公里,人口11462人的街道,水陆交通发达,面貌日新月异。三纵两横主街道,亮丽繁荣,人气聚集,物流丰涌。目前,已经建成“体育器材之乡”“苗木之乡”和新的机电特色“机电产业园”。
这里已经成为国内继“红双喜”“双鱼”之后第三大乒乓球拍生产基地,产品已打入日本、中东及欧美等地。
南星科技、欧迈机械、中材环保、九洲汽配、怡达电子、吉盛达环保等一大批机械电子类企业落户机电产业园,目前,入园企业28家,其中亿元企业8家,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
北蒋苗木基地被认定为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以上海道路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和金壁房产等公司加入为龙头,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直接与农户对接,走向国内国际市场,美好的发展前景,为全面小康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合陇前哨”,又变成了建小康、实现“中国梦”的冲锋前哨。
在工业园区的出口处,耸立着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此时,在我的眼里,它不是凝固的水泥,它是有灵魂、有生命的。它凝聚了北蒋人民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伟大追求。
它将“红色DNA”深深地植根于这片土地,激励着人们——永远在党旗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