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贺寿光·东晋古城作者: 贺寿光
复建东晋古城(局部),一方面是据盐城县志记载和历史考证,大纵湖是由南宋时期的东晋城沉陷形成的,1928年大旱时,在湖底发现过城墙、古井、旗杆等遗迹;另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配套水平,再现东晋城历史风貌的需要。东晋古城位于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东侧,北靠老镇区,南临大纵湖,东跨蟒蛇河至环湖大道,西与老景区接壤;占地975亩,总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仿南宋建筑风格,该规划由上海同济大学古建研究所设计。东晋古城是通过挖河、取土、堆岛的方式形成,城内有“一河三街五区九岛”的规划结构,“一河”即位于地块中部的“S”型主河,在水系中宽度最宽,景观点最集中。“三街”即采用做新如旧的手法,在古城内打造特色风格各异的3条主要街道。“五区”即为功能、形态相对独立的五个片区,分别为入口综合服务区、历史人文商业主城区、旅游餐饮购物区、宾馆客栈民宿集中区、酒吧休闲娱乐区。“九岛”即为分布在河、湖之中形态各异的九个岛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中“群岛式”古城。
东晋古城主城(即东门),位于蟒蛇河东侧,占地2409平方米。城墙高8米、主城楼高24.12米、顶宽6米、南北跨度200米。它由城台和城楼组成,中间为主城楼,两侧设置角楼;主城楼为二层歇山建筑形式;角楼为重檐歇山建筑形式,中间用城墙连接,其建筑总面积2910平方米,其中墙体面积2410平方米,亭楼木结构面积500平方米。古城门整体布局气魄宏伟,同其它古城门比较,有三大奇妙:护城河在城后绕,人登城楼走马道,钟鼓鸣声在寺庙。
护城河,也叫濠,是古时由人工挖凿,环绕整座城、皇宫、寺院等主要建筑的河,具有防御作用。世界各国在古代就已开凿护城河。在中国北京的紫禁城、济南护城河(济南环城公园),中国台湾的新竹古城、左营旧城、亿载金城、日本的古城如江户(今东京)的皇居,以及欧洲各国的城堡及皇宫等等地方都有护城河。护城河上常建有可起落的吊桥,吊桥由军士在城头控制吊起或放下,以方便出入,并防止敌人或动物入侵。古东晋城的护城河是湖、河联用,东门外这一段就是蟒蛇河。可是公元1128年,黄河夺淮,淮河失去入海口,泛滥成灾,古东晋城遭水毁,部分沉入大纵湖,部分发生位移,东城门楼就被冲垮并向东位移半里多远。原来在城门前的护城河被泥沙填平且已变做城内河了。后来,人们疏浚了蟒蛇河,东城门楼遗址就留在了蟒蛇河东岸。今人修复这一段古城时,也就依地取势、将错就错,在水毁遗址上复建起古东晋城东城门楼,原本是“城外河” 的护城河,如今成了“城内河” ,像一条在古城脖子后面绕着的“围巾” 。
马道是骑马上城的通道,主要功能是运兵、粮草和武器。马道紧贴城墙(城楼)向上,呈15至30坡度通达墙顶。马道往往两条相对,形为“八”或倒“八”字,宽约数米,青砖铺砌,外侧设女墙。古代的北京、南京等城池都有马道,现在马道存留已经不多。东晋古城根据“修旧如旧” 的原则,修建起两条相对成“八”字形格局的马道,每条道长22米、宽2.8米,外围墙高1.4米。为增加坡道的摩擦力,用长28厘米、宽9厘米的城砖斜侧铺成锯齿形的面层,面层分三节:第一节从底部向上,计58道“锯齿”;第二节计50道“锯齿”,第三节40道“锯齿”,每节之间有平台。这种用砖的棱面形成“涩脚” 面层,古称为“礓” ,可以防滑,便于马匹、车辆上下。如今,游客踏着马道登城楼,既可以体验古代军士守城的艰辛,又能借机做一次足底按摩,这是一段长知识、增健康的道路,这段路还方便轮椅上下,是一段“绿色通道” 。
一般古城都有钟鼓楼,东晋古城也不例外。但奇怪的是,这里有钟鼓楼却不见钟鼓,没有钟鼓却有钟鼓鸣声。据传说,东晋城遭水毁后,鼓泡在水中遭毁坏,钟后来被当地百姓发现,送到龙兴庵中,东晋古城的“城钟” 做了龙兴庵(寺) 的“晨钟” ,使得大纵湖一带数百年不绝“晨钟暮鼓” 之声。复建东晋古城时,地方文人雅士建议,复建的钟鼓楼中可不置钟鼓,而在钟鼓楼中按时辰闻听龙兴寺钟鼓鸣声更有清趣。如今,“古楼庙钟” 已成为大纵湖的一处景点。
|
|